ku111备用线路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,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。该院不断创新服务方式,找准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,实现合作共赢。
——以职工培训、技能鉴定为切入点,为企业解决生产急需的劳动力服务。利用该院纺织、服装、机电实训中心的先进条件,为纺织行业从业人员、转岗再就业人员提供多个工种、多个层面的技能培训,为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辅导。
——以技术服务、产品研发为切入点,为企业提供服务。利用学院人才、技术、设备、图书情报等有利条件,为企业开展产品设计、产品性能测试、产品检测分析,开展技术咨询、技术整合、设备优化、系统设计调试及维护,开展文献检索、外文资料翻译等服务。发挥学院信息资源丰富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优势,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、新工艺开发,包括功能性织物、信息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开发等,通过深度合作,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。
——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,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。以学院拥有的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、染化研究所和各类实验室为重要载体,与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科技攻关,解决技术难题,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。课题既可以来源于企业的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及新产品开发项目,也可来自纵向课题或自选课题,课题的研究形式可以由企业委托或联合研究为主,有助于密切校企之间的合作。
——以共建基地为切入点,实现互惠双赢、共同发展。本着“共同投入、互惠双赢”的原则,引进一批专业对口、设备工艺先进、管理水平高、适合学生动手操作、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骨干企业进校园,校企共建校内生产型实训工厂,企业利用校内的优惠条件生产,创造利润,同时以真实化的生产环境培训学生;校企共同投入,共建校内工程技术研发中心、实验室、工作室,学院有计划地将应用开发类的企业难题纳入专业教学之中,开展项目化教学,学生在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,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共同参与项目的研发,做到真题真做,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。
——以“订单”培养为切入点,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。该院以岗位群为基。≡裆璞、工艺、技术、管理接近的一类企业签订培养协议,按照企业对人才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开发相关课程;企业在相应的专业群中挑选学生组成具体班级,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的开发和学生的考核之中,提出具体要求,并和学生签订培养协议,同时为学生设立奖学金。“订单”培养不仅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,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,企业解决了用人的有效性,为企业挑选了优秀人才。
——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切入点,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发挥学院人才优势,借助先进的科技研发平台,利用已有的一批技术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,通过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
http://www.ec.js.edu.cn/art/2013/8/26/art_4344_129171.html